是什麼力量牽引我走到這裡?
在閱讀「海星與蜘蛛-分權組織的新策略與優勢」這本書,
又激起了最初衷的那個信念—將企業經營的理念帶進公部門。
經過2008臺北雙年展的激盪下,
我的想法也開始有了轉變,
這一次的雙年展很特殊的地方在於「沒有特定主題」!
非常奇怪,
但卻很真實地反應當代思潮,
每一件藝術創作,
背後都有它的故事,
也都反應著當代的事件,
不論是讚揚的、諷刺的、敘事方式的......,
在在都與欣賞者產生互動,
欣賞者與作品間,
也許產生共鳴、也許互有激盪、也許想法背道而馳,
但,
這也是當代藝術中,
最有價值的部分,
尊重每個個體、尊重不同的想法、激發不一樣的思維!
當藝術家在創作這些作品時,
賦予作品背後的意義及故事,
透過創作的歷程,敘說呈現,
透過作品的呈現,將故事娓娓道來。
在欣賞每件作品的過程中,
有時心裡很酸、有時帶著慧心的笑、有時嗤之以鼻、有時一頭霧水......
而我的小腦袋,
又開始產生化學變化........
「...可不可以從現代藝術觀點探討故事領導的議題....」
這道問題讓我在北教大生活中,
開啟了定論文題目的方向,
而我,
也開始漸漸地聚焦中.....
老師說:「說故事是一門藝術」、「從後現代主義切入是可行的」、「解構的概念」、「故事文本創作者與故事的敘說者及聽眾,彼此的觀點會有不同」、「可作個案的敘說研究」、「教育美學現在逐漸受到重視」
於是,
我開始聚焦在幾個概念上:
故事領導、教育美學、後現代主義、敘事探究......等。
第一次,
我很認真地想著題目:
以後現代主義觀探究故事美學在國民小學型塑組織文化之研究
從當代藝術觀初探故事領導在國民小學組織文化應用之研究
就算不成熟,說來,也算是一個創作歷程吧!
不過,老師還沒上線,沒辦法跟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