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心理師說 "為什麼大部分的人總是希望能enjoy在工作中呢?"
對ㄚ!如果是為了餬口飯吃、如果是為了生活必須掙得那一分錢,我們又何苦硬熬在這個我們一刻也不想逗留的場域呢? 尤其如果這裡一點都找不到快樂的元素!
印象很深刻,李開復曾經說 "我要我的墓誌銘很精彩!"討厭一個東西,並不代表要離開它,至少,你要先找到喜歡的事,找到了,你也才能看到新方向。如果因為它帶給了我們不快樂的感覺,反而可以從當中留下一點值得留念的,豐富自己的生命,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香水的男主角葛奴乙,是一個生來沒有任何體味,卻對香味有異於常人敏銳度的人,終其一生一直在尋找年輕女子的「體香」,製造出舉世無雙的迷人香水。脫離道德的批判,倒是很佩服葛奴乙這一份對香味的執著,隨著自己的心意,竭盡所能做出了舉世無雙,可以讓人感覺通體舒暢的香水,即使最後的結局,他死了......卻為他的生命留下了璀璨的一頁。
只是,在他不擇手段完成頂級香水後,他的空無感似乎更深了,漸漸地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這又讓我們不得不就道德的觀點,回想在不擇手段之後,滿足了自己內在的那個「貪—欲望」,而為自己留下了什麼?最後一幕,他回到了出生的地方,將香水淋滿了全身,喪命於眾多遊民之口,彷彿讓他回到了生命的最初,找到自己,即使......他死了,卻也留下了更具意義的那個部分。
我知道我該怎麼做了!至少在這個生命的當下,我不該只看到別人的觀點,我應該問:「我能為我自己留下什麼?我當真甘願我的人生就這樣而已嗎?」如果「不」,那就別一味地尋求那個生命中的「快樂元素」,人生本來就很苦,需要面對太多瑣碎的事情,但是「enjoy在挫折的哲學,似乎更值得我們努力玩味,不是嗎?」
2 則留言:
他追尋的不是"體香",更不是高峰。
人生不是課本,如果不去感覺,電影也只不過是聳動的畫面而已。
哈!系ㄚ: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