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7月 16, 2008

橋頭、橋頭火車站─高捷之旅第二、三站

橋頭火車站的設計結合了當地的人文特性及高雄糖廠的歷史風貌發展而成的,因此為了讓旅客能了解當初蓽路藍縷的艱辛開墾過程,將台糖文化的百年記事,透過「天工開物」大型陶壁藝術,結合當地人文、藝術、設計、陶壁工學、科技工業等多元性,以火車造型展現生生不息的原動力,來表達大地生命的永恆意義。

高捷捷運通車後,相信對於周邊的文化機構有的相對的利多,怎說呢?

剛出橋頭糖廠火車站時,就與一堆小朋友在感應機口等了一段時間,原來諸多安親班都帶著小朋友到糖廠參觀製糖過程,讓小朋友認識這個隸屬於高雄的製糖重鎮。

糖廠前的大空地,在大樟樹的蔭下,小朋友在那兒嬉戲,這裡除了提供教學用途外,更提供許多旅客休憩的中途站,在那裡我遇到許多單車環島的騎士,在這裡吃冰消暑、吃中餐、休息......。

"紅豆酵母冰"
其實我不愛吃紅豆,酵母的味道也怪怪的,不過據說這款冰是這裡的特產,
所以還是吃吃看囉!

橋頭糖廠是我意外停留的一站,本來只打算逗留橋頭火車站,不過當我出了橋頭火車站時,意外地發現這個地方超級冷清,距離中午回到"中央公園"只剩不到一個半小時,因此二話不說就跳上捷運,往回走。

到了橋頭糖廠時,在心裡一陣交戰後還是決定下車看看,如果真如查到的資料一樣,"糖廠離捷運站需步行10分鐘",那我就立刻走人,結果意外地發現......明明一出站就到了,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還是去走走囉!其實我是心裡有所不甘囉,怎可以專程規劃的高捷之旅,到的點這麼少呢?

沒有留言: